近期国际稀土市场出现戏剧性转折——中国6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较5月激增600%,达到353吨,这一数据背后暗藏中国稀土战略的精妙布局。
自特朗普政府启动"稀土保卫战"以来,华盛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疯狂搜罗:从强行签署乌克兰矿产开发协议,到暗中拉拢东南亚、拉美及澳大利亚合作;从五角大楼宣布投资数十亿美元扶持本土稀土磁铁生产,到近期将加蓬、几内亚比绍等非洲五国奉为"关键盟友",其目的直指构建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。然而,当美国耗费数百亿美元、忙活数月之久后,中国突然放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,这一举动直接打乱了华盛顿的战略节奏。
细究中国此举的战略逻辑,可谓"精准点穴":其一,此次出口激增具有强烈对比效应——过去数月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几乎归零,5月出口量仅几十吨,6月数据看似惊人实则恢复至常规水平;其二,出口产品聚焦稀土磁铁这一相对低端品类,其开采与生产难度远低于被列入"两用物项"管制清单的高纯度稀土原料,后者仍被中国严格限制对美军方供应;其三,中国并未全面放开稀土出口,而是通过建立苛刻的审批流程,对每批次稀土的买家信息、用途进行全程追溯,形成"可控释放"机制。
展开剩余53%这种策略堪称"四两拨千斤":既避免因全面禁运倒逼美西方加速自主开发(如同美国对中国科技封锁反而激发中国自主研发),又通过"涓涓细流"的供应维持美企依赖心理,削弱其投入巨资建设替代产业链的动力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正以稀土为杠杆,在科技封锁、贸易摩擦等议题上形成战略牵制——当美国企业发现无需自研即可获得稀土时,其推动"去风险化"的积极性必然大幅下降。
事实上,中国稀土战略已从"总量控制"升级为"结构管控":对低端产品适度放开以分化对手,对高端产品严格管制以保持垄断,同时通过审批流程掌握全球稀土流向。这种精细化操作,既确保资源价值最大化,又维持了对国际稀土市场的隐性主导权。正如业内人士所言:"中国现在不是在卖稀土,而是在用稀土画地为牢——你越想要,我越让你够不着核心。"
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,专注于军情、军史、战史、国际关系研究,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,带来精彩细节。作品覆盖图文、视频、音频领域,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,也欢迎您点赞、评论支持,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。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发布于:山东省汇融优配-股票低息配资-按日配资炒股-股票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