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,又是一年马拉松季。此刻,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事的筹备已进入如火如荼的冲刺阶段,跑友们摩拳擦掌,路跑的盛况也随之愈发热烈。然而,在这股热潮之下,一项关于参赛者年龄的规定,却成为吉利汽车·2025杭州马拉松坚决执行的底线——出于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以及对体育赛事规则的尊重,组委会明确拒绝低龄选手挑战长距离马拉松。
事实上,这项年龄门槛并非杭州马拉松的独创,而是遵循了国内路跑赛事的普遍规定。翻阅《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办法》,其中赫然写明:参加全程马拉松项目的选手,须在比赛当年年满20周岁;而参加半程马拉松项目,则要求选手在比赛当年年满16周岁。不仅如此,绝大多数赛事组委会都在其《竞赛规程》中对此有明确界定,通常要求参赛者年满16周岁方可参与。
设立这样的年龄限制,绝非刻意为难,其根源在于对参赛风险的审慎考量。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等超长距离的跑步项目,对选手的体能储备和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对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青少年而言,贸然进行此类高强度运动,极易引发运动损伤,甚至潜藏着危及生命安全的风险。
展开剩余68%过往的马拉松赛场上,未成年人违规参赛的事件并非孤例,令人扼腕。回溯至2024年12月的江西上饶婺源马拉松,曾有报道称,一位父亲因体力不支中途退赛,留下年幼的女儿独自完成了42公里的全程马拉松。无独有偶,今年3月,在贵州遵义红花岗半程马拉松赛上,一位网友高调晒出了其仅12岁的儿子成功跑完半马的照片,并骄傲地公布了孩子1小时17分41秒的净成绩,位列第23名。
此类事件,大多源于家长为未报名的孩子“蹭跑”。一些家长将其视为“磨炼孩子意志”的绝佳方式,却忽视了规则的严肃性,也未能认识到将未成年人置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严重后果,这与体育和教育的初心渐行渐远。对此,相关赛事组委会也纷纷做出相应处罚,包括取消违规选手的成绩,以及对默许甚至纵容的家长实施禁赛等措施。
中国田径协会再次严正申明,马拉松赛事在选手年龄上的明确限制,以及对“蹭跑”、“替跑”等违规行为的明令禁止,是维护赛事公平与安全的生命线,绝不容许丝毫的儿戏。协会在此温馨提示广大跑友:参与马拉松,切忌图一时之快,更需循序渐进、理性参赛。少年儿童适宜与家长一同参与距离更短的健康跑、家庭跑项目,这同样能够有效地达到锻炼身体、增强体质的目的。协会未来将携手各省级路跑赛事监管单位,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,积极排查类似事件,坚决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。
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,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。我们在此呼吁社会各界,能给予此类事件更多的关注与重视,并加强监督,共同将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置于首位,携手共创安全、文明、和谐的路跑新气象。
(信息来源:杭州马拉松、中国马拉松平台、观察者网、中国青年报、体坛报等)"
发布于:江西省汇融优配-股票低息配资-按日配资炒股-股票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